行业新闻
国际田联(World Athletics)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兴奋剂检测力度,特别是在重大赛事前夕对顶尖运动员实施突击检查,这一举措旨在维护体育竞赛的公平性,并回应近年来公众对竞技体育中违禁药物使用问题的持续关注,据悉,新规将覆盖全球范围内的田径运动员,尤其是那些在奥运会、世锦赛等国际大赛中表现突出的选手。
国际田联反兴奋剂部门负责人大卫·霍曼(David Howman)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检测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。“我们不再局限于赛前或赛后的常规检测,而是会在训练周期、休赛期甚至非比赛日进行突击检查。”霍曼强调,这一变化是为了堵住以往检测中的漏洞,防止运动员利用时间差规避检查。
新规还要求运动员必须随时更新自己的行踪信息,以便检测机构能够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实施检查,未及时报备或错过检测的运动员将面临严厉处罚,包括禁赛甚至取消比赛成绩,国际田联将与国际反兴奋剂机构(WADA)共享数据,利用生物护照技术长期监控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变化,从而更有效地发现异常情况。
在新规实施后的首周,包括奥运会金牌得主、世界纪录保持者在内的多位顶尖运动员已接受突击检测,男子百米飞人、美国选手克里斯蒂安·科尔曼(Christian Coleman)在社交媒体上透露,检测人员凌晨5点出现在他的训练基地,要求立即进行样本采集,科尔曼表示:“虽然过程有些突然,但我完全支持这一举措,干净的体育环境对所有人都有利。”
同样遭遇突击检查的还有埃塞俄比亚长跑名将莱特森贝特·吉迪(Letesenbet Gidey),她在高原训练营中被要求提供血样和尿样,吉迪的教练表示:“我们一直严格遵守反兴奋剂规定,这种随机检测只会让公众更相信我们的成绩是真实的。”
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,国际田联将全面推广“生物护照”计划,通过长期跟踪运动员的血样、尿样等生物指标,建立个人生理数据档案,一旦发现异常波动,系统会自动触发调查程序,人工智能(AI)技术将被用于分析大量检测数据,快速识别可疑样本,减少人为误差。
WADA科学部主任奥利维尔·拉宾(Olivier Rabin)指出:“AI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以往难以察觉的微量违禁物质壹号娱乐app,尤其是那些新型合成药物。”他举例称,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极快,传统检测可能无法捕捉,但AI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提前预警。
对于新规,运动员和教练群体的反应褒贬不一,支持者认为,更严格的检测能够净化竞技环境,让真正靠实力取胜的选手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,英国中跑选手劳拉·缪尔(Laura Muir)表示:“如果有些人通过药物作弊,那对其他人就是极大的不公,突击检查或许会带来不便,但长远来看是必要的。”
也有部分教练担忧频繁的检测可能干扰正常训练,一位不愿具名的欧洲田径教练抱怨:“运动员需要稳定的心理状态备战大赛,而突然的检测可能打乱他们的节奏。”对此,国际田联回应称,检测流程已尽量简化,通常不超过30分钟,且会优先考虑运动员的训练计划。
国际田联此次加强检测的背后,是近年来多起兴奋剂丑闻的深刻教训,2015年,俄罗斯田径队因系统性使用兴奋剂被全面禁赛,直至2022年才逐步恢复参赛资格,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,尼日利亚短跑选手布莱辛·奥卡格巴尔(Blessing Okagbare)因检测阳性被取消成绩并禁赛10年,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田径运动的公信力。
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·巴赫(Thomas Bach)曾公开呼吁:“反兴奋剂斗争没有终点,我们必须与时俱进。”国际田联此次的新规也被视为对这一呼吁的积极响应。
除了技术升级,国际田联还计划加强与其他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,建立全球统一的兴奋剂检测标准,公众监督将成为重要一环,国际田联官网将定期公布检测数据和违规案例,确保透明度,霍曼表示:“我们希望让所有人看到,反兴奋剂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”
随着巴黎奥运会的临近,国际田联的强硬姿态无疑给所有参赛选手敲响了警钟,在体育精神与科技手段的双重护航下,竞技赛场能否真正回归纯净?答案或许就在每一次突击检查的样本瓶中。